
大约二三十年前,我就听说过这个故事,但一直未曾深入了解。在我的想象中,它可能像《无人生还》般悬疑,或如《寂静岭》般恐怖,又或许似《德州电锯杀人狂》般血腥。然而真正读完才发现,这就像五一假期原计划去游乐园狂欢,最终却在小区的公园里找到了一份意外的宁静。
故事主线并不复杂,改编自1961年6月15日的真实事件:16岁少年小四(茅武)在台北牯岭街持刀杀害14岁少女小明(刘敏)。这对昔日恋人因感情纠纷爆发冲突,小四在争执中连刺七刀致其死亡,此案成为台湾首例未成年人情杀案。
原著通过艺术加工,融入了帮派斗争、外省人身份认同等社会议题,巧妙映射白色恐怖时期压抑的时代氛围。相比《我们台湾这些年》,这本书能让人更直观、迅速地了解60年代台湾的社会风貌。值得一提的是,改编电影几乎1:1还原了原著情节,并且长达4小时,极度让人舒服。
书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:清纯却带着绿茶特质的小明、忧郁而富有格局的哈尼、仗义但能力有限的小猫王、多金却不摆架子的小马、古板却正直的父亲…这些形象都令人印象深刻。不过由于支线人物众多,如小翠、小玲、小神经,傻傻分不清,建议先看原著,不然直接看电影会让人蒙圈。
这个故事既非单纯的青春文艺片,也不是常规的悬疑侦探片,更不是煽情的爱情电影。它有一种独特的韵味,如同香水悠长的尾调,在记忆里久久萦绕不去。
对了,电演中男主是张震扮演、女主单眼皮很清纯、哈尼(帮主)很帅!